各市(州)發展改革委(局)、水務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
污水處理設施是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保障,是完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為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以更實舉措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和改善水污染防治,不斷筑牢長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深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改革、健全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系統觀念、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加快完善適應水污染防治和綠色發展要求的污水處理收費長效機制,著力構建系統集成、權責清晰、執行順暢、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引導和撬動更多金融、社會資本投入污水處理領域,推動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和提升可持續運維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持續鞏固優良生態環境這個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市(州)政府所在地、縣級市城區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原則上達到補償成本、合理盈利水平,縣城和重點建制鎮原則上不低于補償成本水平。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鄉鎮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探索因地制宜建立受益農戶付費制度。
——到2027年,污水處理成本分擔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和征收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建立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全面達到補償成本、合理盈利水平。農村污水治理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并有效落實,城市近郊區農村污水處理費征收率明顯提高。
三、重點任務
(一)健全污水處理收費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增強價格反映靈活性。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核定。成本利潤率按成本監審期間最末一年平均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上浮1-3個百分點確定。在制定征收標準時應考慮污水排放量與用水量的比值關系,原則上按0.9:1確定。各地根據成本監審情況,綜合考慮地方財力、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把握好時機、節奏和力度,合理制定和調整征收標準并實行定期校核,校核周期為3年。如校核周期內投資、污水處理量、成本等發生重大變化,可以提前校核調整。一步到位有困難的,可分步調整、逐步到位。污水處理企業、城鎮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排污者等有關方面可以對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提出建議。
(二)創新定價機制,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推進將污水處理標準成本作為制定征收標準的基本依據,推動污水處理企業主動開展技術創新、改進管理。2024年先行在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實施,2025年全面鋪開。根據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成本分為一級A標標準成本、一級B標標準成本。標準成本定期監審周期與征收標準校核周期一致。
(三)嚴格污水處理成本監審,切實強化成本約束。污水處理成本包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和污泥無害化處置成本。各地要按照成本監審的有關規定,合理歸集、分攤和核算成本,嚴格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為科學定價提供依據。污水處理廠投運不足3年的,年實際污水處理量應不低于年設計處理能力的60%,低于60%的,按年設計處理能力的60%核定污水處理量;污水處理廠投運3年及以上的,年實際污水處理量應不低于年設計處理能力的75%,低于75%的,按年設計處理能力的75%核定污水處理量。
(四)有序推行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有效實現公平負擔。遵循“多污染、多付費”和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原則,建立健全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根據排放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種類、濃度、環保信用等級等指標,分類分檔制定差別化征收標準,促進污水預處理和污染物減排。各地應建立污染物濃度測定和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動態管理機制,并根據測定或評價結果及時確定差別化征收標準,原則上以一年為一個調整周期。印染、化工、造紙、醫藥等對水環境污染較重的產業聚集區和工業園區要率先推行。鼓勵赤水河流域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的地區以及污染排放超負荷地區先行先試。差別化收費以當地現行非居民用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為基準,根據污染物超濃度排放和環保信用評價等級,分類分檔加總計收污水處理費,污染物濃度值未超過基準值的不予加收。結合我省工業污水排放情況,原則上以化學需氧量(COD)、酸堿度(PH值)、懸浮物(SS)、總氮(TN)、總磷(P)作為重點污染物項目。污水處理費差別化征收標準=非居民用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各類重點污染物濃度超基準值加收標準+環保信用評價等級對應加(減)收標準。主要污染物濃度超基準值加價標準和環保信用評價等級對應加(減)收標準由有定價權限的價格主管部門商同級生態環境部門研究確定并向社會公布。主要污染物濃度基準值參考工業污水排放相關標準確定,其中白酒生產行業參考《發酵酒精和白酒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7631)》規定限值。
(五)鼓勵探索建立農村污水處理付費制度,促進設施穩定發揮效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由政府主導,采取財政補助、村集體負擔、村民適當繳費或出工出力等方式建立長效管護機制。鼓勵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農村地區,探索建立受益農戶付費制度,積極開展收費試點,綜合考慮財力可持續、村集體經濟狀況、農民承受能力、污水處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農戶付費分擔比例和付費標準,并逐步擴大收費范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的,承受能力較強的地方,可實行城鄉統一的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承受能力較弱的地方,農村地區征收標準應適當低于城鎮,可適時逐步調整到位。
(六)健全污水處理服務費形成機制,全面實行按效付費。對新建污水處理項目,嚴格落實采用公開招投標等方式,通過市場競爭確定污水處理服務費。城鎮污水處理主管部門與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協商一致后,和污水處理企業簽訂政府購買服務合同,合同應當包括污水處理服務范圍和期限、服務數量和質量、服務費標準及調整機制、績效考核、風險分擔、信息披露、政府接管、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等內容。各地應將污水處理定價成本作為制定服務費的重要參考,推動服務費按照“托底限高、合理盈利”原則形成,逐步實現與征收標準銜接。在確定投資收益率時,可根據處理規模和工藝相近的污水處理企業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統籌企業融資結構和貸款利率合理確定。鼓勵支持各地將城鄉不同區域、不同規模、不同盈利水平的項目打包,統一確定污水處理服務費,促進市縣和鄉鎮污水處理統籌發展。全面實施污水處理服務費與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污染物削減量、出水水質、污泥無害化穩定化處理效果掛鉤的按效付費機制。將一級A標排放標準進一步升級的地區,當地政府可視情考慮深度處理構筑物折舊費、藥劑費等新增成本,合理調整服務費。
(七)著力改善發展環境,促進污水處理擴能提質。電網企業要嚴格落實對執行兩部制電價的污水處理廠免收需量(容量)電費。污水處理廠可根據實際用電情況自愿選擇執行峰谷分時電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電執行居民合表用戶用電價格。鼓勵污水處理企業綜合利用場地空間,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各地應充分考慮城鎮人口規模、自然和地理條件、空間布局和產業發展,以及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和污水資源化利用需求,合理規劃污水處理廠布局、規模及服務范圍,按照經濟適用的原則選擇污水處理工藝,避免盲目提高標準或過度超前建設。積極探索和優先推廣符合農村實際、運行費用低、管護簡便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和模式。污水處理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政策等所獲得的政府補助,在定價成本中不予沖減。
(八)探索創新與水務一體化、廠網一體化運營相匹配的收費機制和付費模式,推動收集處理協同發展。鼓勵各地創新機制,積極開展“廠網一體化”污水處理運營模式改革試點,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推進同步實施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改造,協同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全面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在落實好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確保中央和省級各類補助資金??顚S玫那疤嵯?,鼓勵推行“廠網一體化”運營模式且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探索將污水收集管網運行維護費用(不含折舊攤銷費)納入污水處理成本,政府與“廠網一體化”運營企業簽訂合同時統一明確污水收集處理綜合服務費。
(九)健全自律機制和監管機制,系統提升行業治理效能。污水處理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檢測進出水水質,保證出水水質符合規定的排放標準,定期向城鎮污水處理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報送污水處理水質和水量、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等信息,并每年向社會公開污水處理量、污染物削減、出水主要指標和運營情況。生態環境部門、城鎮污水處理主管部門定期公布轄區重點排污企業污水排放情況。污水處理企業應于每年3月底前向價格主管部門、城鎮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提交生產運營成本、上年度服務費收支狀況等相關信息,完整準確記錄、單獨核算污水處理業務成本和收入,客觀如實反映情況。
(十)全環節加強污水處理收費監管,規范高效使用資金。所有設市城市、縣城、建制鎮均應具備污水處理能力,并按規定開征污水處理費。已開征污水處理費但未收費或擅自減免、緩征的,要及時對現行政策進行清理。單位或個人自建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后仍向污水收集管網排水的,應足額繳納污水處理費。使用公共管網供水的單位和個人,其污水處理費由供水企業在收取水費時代征;自備水源用戶根據用水性質,與公共管網供水用戶執行統一征收標準,其污水處理費委托水利、稅務部門在征收水資源費(稅)時代征。代征單位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范圍、標準和時限要求代征污水處理費。污水處理費根據繳納義務人的用水量計征,按規定實行??顚S?,專項用于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和污泥處理處置等,不得挪作他用。城鎮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應切實履行征收主體職責,加強污水處理費征繳,按月全額上繳地方國庫,并根據污水處理企業履行合同情況,以及出水水質和水量監督檢查結果按期核定服務費。財政部門應簡化并規范支付程序,確保及時、足額撥付。城鎮污水處理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應每年分別向社會公開污水處理費征收、解繳和使用等情況,接受公眾監督。污水處理費征收、解繳、使用中存在的違規行為,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規定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縣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屬地主體責任,將進一步深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改革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自身實際,細化實化具體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推動工作落實落細。各級發展改革、城鎮污水處理主管、財政、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做好信息溝通和政策銜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落實。省級各部門對本領域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督促指導和跟蹤評估,定期通報進展情況,重大事項及時向省人民政府報告。
(二)明確政府職責。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權責關系。各地征收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應向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傾斜。在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調整到位前,當地財政應按規定給予污水處理企業相應補貼,保障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正常運行。
(三)健全推進機制。上一年度污水處理費征收率、解繳率和服務費撥付率低于90%的,暫不調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各地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方案,應書面征求省發展改革委意見,并隨文附上述指標佐證材料。省發展改革委商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和有關方面對佐證材料真實性、準確性予以復核。各地按程序發布聽證會公告披露方案要點時,需一并公布上述指標。
(四)兜牢民生底線。妥善處理調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與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基本生活的關系。各地應采取對困難家庭不提高或少提高征收標準,或者在提高征收標準時,通過相關救助和保障機制,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五)做好宣傳引導。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及時向社會解讀征收和調整污水處理費對做好水污染防治、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性,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最大限度凝聚共識,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此前有關政策與本實施意見不相一致的,按本實施意見執行。
省發展改革委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省財政廳
省生態環境廳
省水利廳
2023年10月17日